为进一步加强定点联系滇西工作,落实好《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关于试办爱体育在线登录(以下简称“滇西大”)的要求,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刘昌亚一行于2017年2月15日至19日赴滇西大总部及特色学院开展对口帮扶调研。省教育厅副厅长郑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相关负责人、相关州市政府负责人、滇西大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调研。 16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滇西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滇西大合作办学企业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有限公司和我校普洱茶学院实地调研,了解产教融合办学情况。
下午,在我校普洱茶学院召开了教育部对口帮扶滇西大调研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刘昌亚主持。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时见在致辞中对教育部给予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并对教育部及直属高校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世界茶源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地理区位,生态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单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教育卫生短板突出等困难。普洱茶学院的建立,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这与普洱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的目标相契合,更是实现脱贫攻坚,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
总部及三个特色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对口帮扶需求。校长周跃在筹建工作汇报中表示,滇西大在教育部和云南省高度重视和相关州市积极保障下,各方面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作为零起点新建高校,各方面工作基础弱、底子薄,特别是办学初期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缺乏办学经验和业务骨干,制约着学校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亟需得到帮扶高校的智力支持,帮助学校补齐短板。希望教育部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帮扶双方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和对口帮扶机制。4所帮扶高校有关负责人对帮扶工作情况和工作思路分别进行了介绍,并表示此次会议结束将会向学校做汇报,全面落实好工作,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省教育厅副厅长郑毅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滇西大这样从顶层设计到筹建、再到对口帮扶都得到教育部的亲自参与和鼎力支持,在云南省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次调研的前期工作务实、高效,刘昌亚副司长一行实地调研,为对口帮扶顺利开展设计好了蓝图,为帮扶双方深化合作打下良好基础。他要求滇西大珍惜机会,在增强合作针对性、夯实合作基础和强化合作机制上下功夫,将帮扶工作落实到位。他表示,省教育厅将把部属高校对口帮扶滇西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并抓紧做好相关条件保障。 刘昌亚副司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滇西大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形式,应用技术大学在中国大学里不多见,滇西大要办到什么程度才能在滇西地区具有引领作用,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新命题。破题需要发挥共同的智慧,这既是一个合作过程,又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教育扶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重要政治任务,滇西大的设立既服务于滇西脱贫,更服务于滇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滇西大起点高,但做事要实。合作要立足于实,脚踏实地,要有明确的方案和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帮扶要着力于软件建设,要建立好的合作机制,在办学、合作、帮扶过程中求大同存小异。相关州市、省教育厅要给予滇西大特别关注,在指导过程中要多给予协调,部属高校要克服困难,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尽最大努力帮助滇西大起步。
最后,刘昌亚副司长强调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人才,他对4所部属高校担负着方方面面任务的情况下仍然倾力支持滇西大表示感谢,并要求大家发挥集体智慧,把滇西大办好。
此次调研,教育部一行分组实地考察了滇西大总部及3个特色学院,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及相关需求,座谈研讨对口帮扶工作,明确对口帮扶关系、帮扶内容及帮扶机制。教育部希望通过直属高校对口帮扶形式帮助滇西大筹建和发展,拟由华中科技大学对口帮扶滇西大总部,浙江大学对口帮扶普洱茶学院,中山大学对口帮扶傣医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口帮扶珠宝学院。
|